道學講堂:人是萬物之靈,是道的標準
《道學文化》有一個重要篇章——《道之像·為之人》,為什么稱“道之像,為之人”呢?在我們中文的解釋中,像,就是標準、榜樣、樣子,道的最高標準、終極目標,就是人!可是,諸天之下,萬物之中,沒有一個人達到標準。
道學講堂:一切始于道,籍著道,止于道
人是萬物之靈,這個靈是生命的主體,道的本體就是生命,生命本為道,道與生命同在,天地萬物都是藉著祂造的,這個“道”就是真理的規(guī)律、自然的規(guī)律,其終極目標是為了生命。“始于道,籍著道,止于道”,第一個道,是本質,生命的本體;第二個道,是屬性,真理的規(guī)律,萬物的存在、演變、成長、豐富都是因為真理的公平,如果一加一等于三,整個宇宙將不復存在,因為公平是萬物的根基;第三個道,“止于道”,就是真正的生命,生命是從生命開始,回歸到生命,生命開始的地方,也是生命回歸的地方,生命劃了一個圓圈,圓滿了,才算完美的成功。
一件藝術品,原本就在藝術家的想象里,把握它創(chuàng)作出來,表現(xiàn)出來,比如高迪的圣堂,原本就在高迪的設計靈感里,是完整的、完美的,而呈現(xiàn)在我們面前的作品卻是需要幾百年的創(chuàng)作,到今天為止,尚未完成;貝多芬的音樂,原來就在貝多芬的心河中流淌,時而高昂,時而清幽,如果不把它創(chuàng)作出來,那也只是貝多芬的個人想象而已,沒有任何價值意義可言。
原來的生命,是空虛混沌,是絕對的道,生命在其中,卻又沒有生命,好比一塊璞玉埋在深山之中,是一種本來的存在,但是沒有價值,而這個價值必須付出代價。因為道的絕對公平性,其規(guī)則是以相同的代價換取相同的值,而價值是生命的載體,若沒有代價的價值,就不可能有生命的真正意義,若非如此,道本來也就不存在,又哪來的生命呢?因此,生命不是創(chuàng)造,是創(chuàng)造中的創(chuàng)造,是代價中的價值,更是天地萬物共同努力的經典。
人是萬物之靈,是道的標準,天地萬物都是為人準備的空間。人,是一個名詞,一定是人類,但是不是“人”不一定,“人”之所以不同于萬物,因為“人”有靈,而靈有永生生命的可能性,而不是一定性,如同璞玉需要雕琢方顯價值,人的靈也需要一輩子的努力去建設,才能獲得生命價值?偠灾,生命就是道,道在道的建設中成為道。
人是道的標準,因此人生不可碌碌無為,也不可急功近利,不可妄自菲薄,也不可妄自尊大,人生的主角是生命,人生的歲月是舞臺,要搭建生命的格局,在人生的舞臺上扮演好生命的角色,盡職盡責,當走的路已經走過,人生必精彩,歲月必光輝。
更多道學文化觀點,請登錄道學網,關注道學文化微信公眾號,收看道學講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