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今,新能源汽車受到了越來越多消費者的青睞,大家都被其背后低廉的充電成本所吸引。省錢、安靜、舒適,成為了很多買家對新能源車的第一印象。不過,新能源車的價格比純?nèi)加蛙嚫咭彩遣粻幍氖聦。只不過對于家用車買家來說,用車養(yǎng)車的成本也是放在第一位的考慮因素。
那么,從整體來說,新能源車真的比燃油車用車更便宜嗎?我們今天就把純?nèi)加蛙、混動車、純電動車三者放在一起做個簡單對比,大家就一目了然了。
1、能耗費用
這一點可以說是大家最為關(guān)注的用車成本了。也就是在這里,純電動車有著巨大的優(yōu)勢,我們一起來看看。
以同級別的緊湊型車為例,一般軒逸、朗逸這樣的純?nèi)加蛙,百公里油耗普遍?-8L左右。像卡羅拉、雷凌這樣的油電混動車,油耗多在4-4.5L左右。取中間值估算,結(jié)合目前6元/升左右的92號油價格,前兩者的每公里用車成本分別為0.45元、0.26元上下。
而比亞迪E5、廣汽埃安S、帝豪EV這樣的電動車,百公里電耗多在15kW·h左右。那么,充電的電費就十分關(guān)鍵了,而這一塊也是浮動較大的。
如果自己家里有充電條件,就可以達到一度電0.5元左右的水平。而如果要依賴公用充電樁,一方面是要承擔停車費與充電費,后者還包含電費和服務(wù)費兩部分。另一方面是,同一地區(qū)也按不同時段進行差異計費,折合計算大概是白天一度電1.8元、晚上一度電1.2元左右。
按照一年有一半時間在家充電,剩下的另一半時間里,70%在外白天充電,30%時間在外夜間充電來算,電費平均就是:
0.5X0.5+0.5X(0.3X1.8+0.7X1.2)=0.954元/度
也就是說,電耗大概每公里0.14元左右,大約是混動車的一半左右,顯然比不少人設(shè)想中要高一些。
如果盡量都在家里充電的話, 電耗就可以下降到每公里0.075元,也就是一公里不到8分錢的水平。差別還是挺大的。
假設(shè)一年行駛里程為20000公里,那么得到各車一年的能耗花費為:
純?nèi)加蛙嚕?000元
混動車:5200元
純電動車:1600-2800元
可見,在能耗費用上,燃油車、混動車、電動車之間一年就可以拉開3000-7000多左右的價差。
如果再考慮到市區(qū)行駛啟停較多時,燃油車的油耗會增加更多,混動和電動車的優(yōu)勢會更加顯著。
2、保養(yǎng)費用
保養(yǎng)方面,新能源的優(yōu)勢也很明顯,尤其是純電動車。
一般的燃油家用車5000到10000公里進行一次保養(yǎng),50000公里一次綜合保養(yǎng)。包括清洗、換機油、更換空濾、油濾、火花塞等項目。一年平均約花費1000元左右。而混動車的保養(yǎng)費用則跟燃油車比較接近,以平均1000元每年計算。
但是電動車的保養(yǎng)成本就要低不少。由于沒有發(fā)動機,電動車的保養(yǎng)沒有更換機油、機濾和空濾的成本,僅需定期檢查車輛電路系統(tǒng),并定期更換冷卻液、剎車油、空調(diào)濾芯、齒輪油等。折合一年200元左右就可以了。
不過,如果你不幸遇到了電池衰減比較嚴重,需要更換電池的狀況,一旦沒有保修、保險的話,就要自掏一筆不小的費用。少則幾萬多則十幾萬。
3
保險費用
就目前來說,大多數(shù)的保險公司并沒有專門針對電動車設(shè)計車險。因此電動車、混動車和傳統(tǒng)汽油車的保險種類幾乎一樣。唯一的區(qū)別在于,電動車沒有發(fā)動機,所以不用購買“發(fā)動機涉水險”。
對于很多車主比較看中的電池方面,保險是不能單獨投保的,遇到電池涉水出故障的話,只能從車損險里出錢。這主要是因為電池的造價非常昂貴,幾乎占到全車成本的一半。一旦損壞,理賠金額會很高,保險公司不愿意承擔過多的風險。
而且比較關(guān)鍵的是,新能源車價格較高,且按照補貼前的價格計算保額,所以車損險的保額也會比同級別燃油車高出不少。少則大幾百,多則上千。
總結(jié)
可以看出,在正常使用的情況下,新能源車的用車成本相比燃油車還是有比較大的優(yōu)勢的。當然,這個結(jié)果也會隨用車環(huán)境的變化而變化。
如果高速駕駛較多,那么燃油車的油費會更低;如果市區(qū)駕駛較多,那么新能源車的優(yōu)勢會更明顯。
另外,使用的里程數(shù)、年份也是一大關(guān)鍵。如果只是用個5-6年就換車,而且一年的行駛里程不多的話,哪怕是單位里程能耗最便宜的純電動車,累計的使用費用差距也不過3-4萬左右。在車價、殘值上很容易被油電混動車和純?nèi)加蛙囕p松扳倒。
但是對于諸如網(wǎng)約車這樣的運營車輛來說,短短兩三年時間就能跑出10-20萬公里的里程。其使用成本一年就能拉開4-5萬的差距,重要性大大增加。而車價、二手殘值的營銷也會大為降低。此時新能源車,尤其是電動車的優(yōu)勢就非常明顯了。
看了這篇文章,您更傾向于選擇哪種車型呢?
請在留言區(qū)留下您的選擇~
來源:SUV大師